《潜伏》里藏着普通人的真相:会隐身,才活得久
她几乎没读过书,说话带着土腔,常常闹笑话,看起来憨头憨脑。可就是这样一个农村妇女,从头到尾都没人怀疑过她是卧底。反而是余则成,精明过人、老谋深算,却时时刻刻活在刀尖上。
她几乎没读过书,说话带着土腔,常常闹笑话,看起来憨头憨脑。可就是这样一个农村妇女,从头到尾都没人怀疑过她是卧底。反而是余则成,精明过人、老谋深算,却时时刻刻活在刀尖上。
最近,《潜伏》火了。“翠萍”漏洞百出,为什么从来没被怀疑过?因为,全是破绽,等于没破绽。
王翠萍一个”冒名顶替”的于太太,大字不识一个,土到掉渣的人,来天津站的龙潭虎穴,体现了选中翠萍的人,是个谍战高手中的高高手。虽然剧情交代翠萍确实不是最佳人选,但那只是余则成和店掌柜最初对翠萍的看法。也是对以后翠萍成长的铺垫,毕竟一个和鬼子面对面硬钢的游击队队长
之前晚秋多次在翠萍面前表示出对余则成的热情好感,对于这位公然和自己抢男人的女人,依照翠萍的暴脾气,分分钟都要和她翻脸。
如果说《士兵突击》是军旅剧天花板,那《潜伏》在我心里,就是谍战剧天花板。
我想来想去,觉着首先他俩差别实在太大。余则成是读过书的文化人,懂好多事儿,心思也细腻,说话做事都特别有分寸。翠萍呢,就是个大大咧咧的农村妹子,没念过书,性子直得很,心里想啥就说啥,有时候做事还毛毛躁躁的。你说这两个人凑一块,能有共同话题吗?平时聊天,余则成说点
这种形象与人们心目中精明能干的间谍形象相差十万八千里。特务们怎么也想不到,组织会派这样一个"没文化"的女人来执行重要任务。正是这种刻板印象,成了翠萍最好的伪装。
这次重刷,我把很多疑问放入那个时代再去找答案,便都容易理解了。
最近在一直重刷两部剧。一部《士兵突击》,一部《潜伏》。如果说《士兵突击》是军旅剧天花板,那《潜伏》在我心里,就是谍战剧天花板。
在经典谍战剧《潜伏》中,翠萍作为余则成的“假妻子”,长期潜伏于天津站却未被识破,其成功不仅源于余则成的周密布局,更在于她巧妙利用自身特质,将劣势转化为保护色。
翠萍刚一出场,那就是个典型的乡下妹子形象。她穿着土里土气,说话带着浓浓的乡音,行为举止也是大大咧咧,和城里那些精致又优雅的太太们形成了鲜明对比。
翠萍站在档案室的窗前,望着楼下院子里那棵光秃秃的梧桐树。初春的风还带着寒意,她下意识地裹紧了身上的呢子大衣。
翠萍本是村里面的游击队长,并没有多少地下工作的经验,她的性格还是那种比较直爽、易冲动的,说话还是大大咧咧的。
这是最让观众无法理解的情节,可以肯定的是,随着天津的解放,找到部队的翠萍很快表明并证实了自己的身份。为了保证余则成的安全,生下孩子的翠萍也被安置在一处大山深处。也就是说,上级是知晓作为余则成妻子的翠萍的存在的。
“我会在她死的时候告诉她,我们是假的,他的肚子里只有你,她知道了,心里也是美的啊”,左蓝牺牲了,翠萍知道余则成和左蓝是一对,她吃醋,但她心胸并不狭隘,她悔恨踢马奎那脚踢轻了,她哭着打余则成那一拳,让人泪奔。
为什么现在编剧写不出来这么坚毅独立自主自强且魅力十足的女性角色了,潜伏里的翠萍真的无代餐!好的电视剧,就会把每个人物都鲜活起来,句句不提她的品质,却又处处散发自己的魅力!